1:利用鼠标点击正确的数字。
2:使用鼠标左键调整图案拼凑位置,将图案放回完整的位置。
3:在冒险游戏中,解锁新区域和任务以深入游戏世界。
4:在游戏中按下“TAB”键查看角色状态和任务情况。
5:滑动手指控制奔跑速度
【本次更新】
1:优化了一些已知的问题。
2:分类页改版,游戏类型一目了然
3:修复了v3.17.9bug问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朝鲜进行了“火星16B”导弹发射试验,这种导弹在技术上相比此前的朝鲜导弹又有了不少新的突破,那么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呢?
另一边,美国空军将驻阿拉斯加的一个装备F-16战斗机的“假想敌”中队转为“拦截机”中队,这其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门道”。
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火星-16B”
这几年来朝鲜导弹的发展颇为迅速,大家时不时就能在新闻里看到朝鲜进行新型导弹试射的视频片段或图片。
只不过,朝鲜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总体实力的差距,朝鲜希望自己每一次导弹试射都能发挥一定程度上的“震慑”效果,也就是要去抢国外报道的头条。
这和我们习惯的把导弹试验藏着掖着,生怕人家通过观察导弹试飞得到新一代导弹技术参数的做法截然相反。
这使得朝鲜许多没有定型装备或没有赋予正式型号名称的试验弹或外贸弹被“误会”起了名字。
就好比台湾军方至今大剌剌的在他们的论文和刊物里天天说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还是“卫士”系列(其实只用来外贸)一样。
比如,早年被西方称为“芦洞”(当时西方按照最初发现朝鲜导弹的位置对其命名,国内一些刊物按照音译误称为“劳动”导弹)的导弹,后来在朝鲜的官方活动中被确定命名为“火星7”,然后他们就“顺理成章”,把在“火星7”基础上稍稍改进,减小战斗部增加射程,主要用来对伊朗外贸,后来伊朗大量仿制的这款导弹,叫做“3499.con火星8”。
此前被西方称为“火星-8”的导弹,其实是为伊朗开发的外贸弹,也就是伊朗“流星3”即后续发展型,但朝鲜自己从来没有给过它“火星”系列的代号
“火星-12+高超滑翔”=“火星-8”
但到了后来,朝鲜用“火星12”液体中程导弹的助推器,加上新型的滑翔体,研制了一种新的中短程高超声速导弹,西方人马上就给它安了个“火星12A”的型号。
但谁知道朝鲜官方随后宣布这是“火星8”……“谁告诉你我的火星7改进型叫火星8的?”
一众西方观察家风中凌乱。
而这次“火星16B”再次重演了这个故事,各位读者可以自行搜一下“火星16”,就会发现大部分西方媒体给出的图片是“主体弹”,也就是“火星-15”,原因很简单,因为火星15的早期试验弹比“正经火星-15”要短一截,西方“观察家们”就“顺理成章”的认为,加长的火星-15,那就是火星16嘛……包括后来还有一些报道把更大型的火星17,或者固体燃料的火星18叫做火星16的,但朝鲜后来陆续公布了火星17和火星18的型号,这个“火星16”就空出来了。
后来西方“观察家们”又把2022年试飞的,使用单台液体燃料发动机,弹体则似乎来源于“火星12”的一种试验导弹叫做“火星16”。
但这次进行试验的“火星16B”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是一枚3499.con二级固体燃料中远程导弹,头部则是一个升力体外形的滑翔器。
虽然可能并不是故意的,但朝鲜成功达成了一种“我叫逗你玩”的喜剧效果,在某些西方“观察家们”的眼里,这个“火星16B”好像是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西方“观察家们”此前把这种火星-12换新型发动机的试验导弹称为“火星-16”,显然是被“逗你玩”了。
但其实,我们还是能从朝鲜此前在固体燃料导弹领域的成果中找到一些“火星16B”身世由来的线索。朝鲜此前的固体导弹,一个是“北极星”系列潜射导弹,一个是“火星18”洲际导弹。
火星18导弹的一级发动机直径已经达到了1.8米,二级和三级直径1.4米,而“北极星”系列导弹的直径估计1.4米,后来发展到1.8米,这次“火星16B”的发射筒直径约为2米,其滑翔器的宽度约为1.4米,一级二级发动机直径没有区别,估计也是1.8米直径。
北极星导弹发展到后来,直径也增加到1.8米。
网友评论 更多
2662 Thomas Bailey
神奇的画面,很有艺术感。
22:53 推荐
469 516****5933
"这个游戏的操作很简单易上手,很适合新手。"
6:48 不推荐
286 214****5566
很棒的游戏,所有像素都非常好看!
17:19 推荐
81 Scott Watterson
"这个游戏既休闲又有挑战性,我每天都玩它。"~
24:46 不推荐
52 Liang Yunchao
我觉得这个游戏需要更多的人物个性化,才能更加有趣。
8:16 推荐